道德教育不是诉诸孤立的、静态的人性改造,而是具体落实为生活的建构和改变。
重新认识道德和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的根本功能是发展人和解放人,而不是限制人和束缚人
一是关于道德的本质。我们在搞德育课程的时候,反复明确一个观点,即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而是为了人的生活,使人活得更好。进一步去研究它,什么叫好呢,就是活得更像一个人。道德为什么存在?就是使得人能够实现和生成人的本质,使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人,实现人之为人。这就是道德在我们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
道德中的“道”即是做人之道,这个问题我国古代的哲学家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德”是人走在这个“道”上所需要具备的品性。“道”和“德”还是有点不同,“道”是本体性的,“德”是功能性的。从根本的做人之道上去理解道德,道德就不会被理解为一种具体的规范,就不会把重点放在这里。
二是道德教育的功能。我们习惯地认为道德教育是对人的限制,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实际上,我认为道德的根本功能是发展人和解放人,而不是限制人和束缚人。所以强调超越,不要被一些现成的规定所限制,而应使人实现自己的自由。这是对道德教育功能的新认识。
三是关于道德教育的过程与方法。我们在课程研究中认为道德教育的过程是生活的,道德学习就本质而言不是知识学习,而是一种生活实践的学习。当然不是说知识学习没有用,知识学习也有它自身的作用。
四是关于道德与道德教育的研究不是纯学术的研究,而应该是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是在学术和人生的关系上,我自己慢慢悟出的一点道理。我后来越来越懂得,道德与道德教育学术成就的高度只能是自己生活的高度。康德之所以能够提出“像仰望星空一样仰望道德”,这种思想高度必定是他自己生活的体会,要不然他说不出这个话来。孔夫子对仁的体认,“仁者人也”、“仁者爱人”,我认为也是他的一种生活态度。亚里士多德对道德的知和行的关系,我相信是他自己道德实践中的总结。特别对我们这一行,一个人他怎么生活,他的生活的品质有多高,与其取得的道德教育学术成就有多大多高有很密切的关系。
学术研究离不开我们自己生活的方式,自己的生活境界。我比较强调超越,道德的本质是要解放人,去除对人的束缚。我现在也慢慢地体会,学术研究的过程就是一种不断地自我修炼的过程,使自己能够不断地得到升华,否则真的不会有什么高度,只能做一些技术性的东西。
生活德育如何建构
“人”、“道德”、“课程”是构成道德教育的基本要素,是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概念。我的研究从这些基本要素入手,期望揭示道德教育的本质及其终极指向,为走向生活的道德教育建构核心理念。
从生活实践的角度看,“人”不是由某种先验的抽象本质所规定的存在,“人”其实就是他的现实生活。人之为人,是由他的生活规定的,用学术一点的语言说,人是由他的存在方式规定的。那么,人的存在方式是什么呢?我认为,实践是人本源性的存在方式。而创造性、超越性、关系性则是实践的固有本性。人与其他存在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本质属性,那么基于实践的创造性、超越性、关系性也就是人的规定性。
我越来越体会到,人与其他动物不同,人不是被创造的,而是自己“做成”的,是在实践中自己成就的。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能干什么呢?教育是人为了造就自己而设定的实践活动。教育的原点是“育人”,教育的指归是“成人”——使人得以做成一个人。教育的过程实质是一个“人化”的过程,是引导人不断地实现和创造人所特有的本质和生存方式的过程。
道德是源于生活、内在于生活的,是生活的解释和目的系统。道德以其特有的“应当”和“不应当”的话语系统对于人的生活作出解读,它要人读懂的是人之为人的本然的、根本的存在方式,它所彰显的是“成人之道”,就是得以充分展现人之本质属性的生活道路,道德所指向的是“人”之生成。人本身是人的最高价值,成为一个人,就是人之最高的价值追求,是人存在的根本目的,也是道德的根本指向。
基于对道德的这种认识,我认为道德教育的基本使命就是要引导人走上“成人之道”,去做成一个人。我们通常会说,“人是怎样生活的,他就是怎样的”,这是很有道理的。道德教育要使人做成一个人,就要引导人以人的存在方式去生活;道德教育要改变人,提升人,就要促成人的生活的改变和提升。道德教育不是诉诸孤立的、静态的人性改造,而是具体落实为生活的建构和改变。道德教育不能等同于“思想的改造”或“行为的养成”,而是促使人在整体生命投入中去建构、重构他自己的生活。生活不是天生自成的,每个人的生活都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建构起来的。对人来说,这种建构生活的活动也不是天生就会的,道德教育在这里就有了用武之地。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就是教人学会建构属于他自己的生活。在当今新的历史时期中,道德教育更应该期待人学会建构的是:有目的和理想、有超越和反思、和谐共生的生活。
道德内在于生活,它不是生活的一块镶嵌物,它融入、渗透于整个生活之中。道德的存在形态主要是生活的。人只有在现实的生活关系、生活活动中才能真实地遭遇道德,才产生掌握和学习道德的需要。人也只有在生活中实践道德(做有道德的事),才能学到道德、生成德行、成为有道德的人。由此看来,道德学习的本质,不是“知识学习”,而是生活的、实践的学习。当然,道德教育并不排除“道德之知”的学习,而是认为这种“知的把握”必须以达到某种实践境界为前提。“道德之知”只有在行中才能最后完成。在道德上,真正“知道了”,就意味着“实现了”、“达到了”。
新德育课程奠基于生活论的道德哲学和课程哲学,我认为它在课程的本体观、知识观、学习观、主体观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本体观——知识论走向生活实践论;知识观——从科学化知识走向生活化知识;学习观——从理性知识的习得到生活意义的生成;主体观——从单个主体到交往主体。
新德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回归生活。德育课程要“源于生活,通过生活,为了生活”。在课程的实施中,不仅要关注课程的内容是否贴近生活,还要努力促使课程学习能真实地改变生活。
品德课的学习是一种价值和意义的学习,跟事实和知识的学习是很不同的
从2002年9月开始,我对小学德育教材的教学进行跟踪,在这个过程中我所关心的是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个是课标和教材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有许多问题在编写的时候没有发现,也不可能发现,等到了教学的时候就会原形毕露,发现了不少的问题。通过教学的跟踪,我体会到,课程的设计、教材的编写和教学的实践应当成为一种相互促进的循环过程。
第二个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以前传统的“三中心”的教学策略的转变。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开始把教材看成一种工具,而不是一种主体。所以现在有更多的老师开始知道“用”教材教,而不是“照”教材去教,懂得要按学生的情况去教,要活用教材。当然这个过程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曾经有一段时间,老师甚至把教材撇开了,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念在教。所以如何正确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我觉得这还是一个需要在理论层面继续讨论的问题。教材不是中心,它在教学中的合适的位置在哪里?需要去研究,现在至少老师知道它只是一个工具。
教师中心的问题,这个变化比较明显。从表面的一些现象看,学生的主体性开始被激发了,但是我觉得还是存在隐性的问题。在许多情况下,课堂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师预设之中,教师绕来绕去,问这个问题那个问题,到最后还是问到自己预设的问题上。据我的观察看,课堂上都是老师在提问题,学生很少提问题,学生真正的主动参与还不尽如人意。实际上教师现在所关注的还是关于怎么教的问题,而对学生怎么学的问题还不怎么关注。
课堂为中心的问题我觉得也还是有所扭转,对学生整体的生活经验有所关注,但是还嫌不够。
第三个问题是怎样把握好品德课教学的特点。品德课应该说与智育课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品德课的学习是一种价值和意义的学习,跟事实和知识的学习不同。这一点我觉得我们的老师,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道在学生自身生活的基础上,使他们去体验生活,形成一种生活的态度和价值取向,这一点认识有很大的提升。另外,他们也注意到知和行的关系,有一部分老师就做了一些课外延伸的研究,怎么将课堂中学习的内容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有真正的体现,关注到学生的生活实践,我觉得这一点是有进步的。但是这个问题还有待深入,譬如说要具体去分析到底怎么体验,体验形成的机制到底是什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体验等之类的问题,还要比较细化地去引导教师。
第四是对综合课的把握。综合课是第一次尝试,如何来把握综合课,而不是单纯地把它教成历史课、地理课,或是孤立的品德课,要让老师体验到综合性,这是一个需要探索的新问题。这一点我觉得老师们也有很大的进步。
目前,我感觉到我们的教学要真正从“三中心”中走出来,还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怎么关注和把握学生学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我们反复强调备课不是备教材,而是要备学生,在这个主题下面学生是怎么想的,他的问题在哪里,他的道德矛盾是什么,实际上老师现在备课,这些问题还是比较少能备到的。现在普遍开设的公开课,大多不是在自己的班级上课。从表面的情况看,老师好像还能讲得很顺溜,这也就反映了一个问题,他们的备课其实都不是从学生出发的(因为她对所教班级的情况其实是一无所知的),还只是在把握教材这个方面花了许多功夫。评课的人也往往只是从教师教得怎样作出评价,对学生到底学得如何不做深究。我们一直反复强调,不要换班上课,你就在自己的班级上课,因为你更多的功夫要用在了解学生上。小学的教材有多少难度?就是要了解学生这一方面很难。我觉得现在要从传统的“三中心”中走出来还有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也只能一点一点地去推动。
对我个人来讲,跟踪教学的收获是比较大的。看到教师们进步很大,我很开心。特别是我对小学教师这个群体,有了新的认识。我觉得这些小学教师真的是很不简单,他们的敬业精神,他们表现出来的悟性,都让我惊讶。由于小学老师和儿童之间的这种关系,于他们灵魂的净化和超越功利的考虑是很有作用的。可以看出他们爱这些孩子,不去计较自己的得失。
(本文摘自《回望八十年——鲁洁教育口述史》,该书由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
此文转自人民教育杂志,责任编辑:钱丽欣
鲁洁.重新认识道德和道德教育[J].人民教育.2015(19):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