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0-01-10 阅读全文 (1910)
学校管理思路之反省
2010年1月9日上午,学校召开了全体教职工大会,核心议题是讨论通过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方案。而会议表决结果是:该方案被否决而未获准通过。如此重要的会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理智思考告诉我,需要对近期来的学校管理思路进行深刻的反省。
一、急躁冒进,目标过高
1、提出创建“南京市小班化教育示范学校”,时机尚不成熟。
2、教科研成果奖的提升幅度仍显过高,教职工难以接受。在绩效优先的上级意图与教职工目前的心理承受力之间,还是适当更多顾及本校教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为妥。
3、班级管理考核奖的三个级别之间的差别过大,导致班主任教师的心理压力过大,还是适当顾及一下为妥。
4、年级段团队考核奖的三个级别之间的差别过大,导致一线教师的心理压力过大,还是适当顾及一下为妥。
5、反复强调教师的高素质、高付出、高绩效,用这种标准来要求全体教职工,高了。
二、作风粗暴,缺乏理解
1、自绩效工资实施以来,作为校长,我自己也觉得家长作风渐盛,处理事务作风粗暴、言语过激时有发生。这种情况的多次出现,尽管只有个别同志受批评,但是受到伤害的是全体教职工的自尊心。
2、由于作风粗暴,导致校长与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减少,逐步产生了理解上的隔阂。部分教师掩藏了真实心态,而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表示自己对校长和方案的不满。
3、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没有出现非正常渠道的意见表述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体现出教师群体素质和个体素质的提高,这也体现出教师对学校校长的高度信任,相信校长是能够从中领会到教师的复杂心情的。老师们通过多种渠道向我表述的这种无奈的、矛盾的、痛苦的复杂心情,我确实体会到了。从教师个体与我本人之间的情感角度说,我相信投赞同票者绝对占八成、九成,甚至更多。有教师说,校长,我多么期望您在会上说一声“请投赞成票”啊,这样我就不会承受两难的困扰了。我想这样说,但不能说。无记名投票,就是要看到全体教职工发自心底的声音,就是要在目前这个环节上,把方案尽可能调至合理状态。
4、要尽快彻底改善学校的硬件、软件建设,成为我心头的首要重任。办事求效率、工作求完美已经成为我一向的行事准则。惟上?惟实际?当两者意见分歧时,两难问题也就呈现在我的眼前。学校要发展,必须要惟上,必要时,我甚至透支情感,以粗暴的高压来解决矛盾。现在看来,实事求是、因校制宜是更为妥当的。否则,高压、粗暴的作风必然再次出现此番的情形,即用理性判断的外衣包裹对粗暴作风的抵触,导致信息传递的失真与学校决策的失误。
三、备“会”粗糙,组织不力
尽管各校都是采取“教代会”的形式讨论通过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方案,我始终认为,我们应当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让每一位教职工都能够正当表述自己的观点与态度,让每一位教职工都体验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但是,此项工作没有真正落实好。
如同备课,要备教材、学生、技术手段、教学环境以及其它因素,要开好这样重要的会议,与教师的成功教学有诸多的相同之处,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这次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一件大事,学校层面应当做好会前的充分准备。而实际上,此次的“备会”工作太粗糙。
1、对参会者的真实心态未能彻底掌握;
2、参会人员阅读材料的时间太短,未能预先做好详细解读;
3、大会前没有召开主席团预备会和分组讨论预备会;
4、…………
急躁、粗暴、粗糙,都显示出本人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组织不力。从工作实践中,需要立即改变作风、因校制宜、稳妥发展。关心与表扬多一些,责备与批评少一点,尽快去除家长作风,以重新赢得全体教职工的充分信任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