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0-03-27 阅读全文 (501)
一、敬业的义涵
梁启超先生曾撰文章《敬业与乐业》对此阐述。
必先有业,才有可敬的主体。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独独对于无业游民摇头叹气,虽是大圣人,也没有办法。梁启超说:“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曾国藩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敬业与乐群常常联系在一起。乐群,指乐于与朋友相处,和同事融洽相处。 “乐群”就是培养在社会共同生活中的道德、伦理、礼节、秩序、能力,是维护社会秩序、人际环境健康的重要保障。
二、为什么敬业
一)公民的需要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二)教师职业的需要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二条: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①入职:需要报考者对敬业的充分认识与素质准备
②晋升:离不开对敬业情况的全面展示
③评价:敬业程度是考核与评价的重要内容
三、如何敬业
一)维护资质
1、德:爱
①自爱:人格健全,自信自尊自爱。很难想象一个见识浅陋、谈吐粗俗、形象猥琐的人会有崇高的、无私的、博大精深的爱心,也很难想象会有人愿意接受他的“爱”。
②爱生:学生利益是一切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只有真心热爱学生的老师才是爱岗敬业的好教师,热爱学生的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和为人师表的形象,才具有施爱的先决条件。
③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
④爱岗:惜衣有衣穿,惜饭有饭吃;爱岗才可能有岗
⑤爱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爱学校的规章制度,与学校发展保持方向一致、步调一致(如尚礼崇智的倡议,提前五分钟进课堂)
2、能:学
①学习:终身学习;三人行必有吾师(如说课比赛、班级布置);学而时习之;
②完善:知识结构;人格发展;向精业不断逼近
③提升:职务晋升;学历提升;能力发展;提升自己的语言精密表达(杜绝诸如猪、脑残、弱智等日常用语)(扩展阅读:伯恩斯坦 符码理论)
④胜任:充分自知;不胜任之彼得原理
二)敬业方式(《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01期,江玲 熊川武)
1、量性敬业:
以付出体力为主的敬业,以牺牲休息、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为标志。
2、质性敬业:
以付出脑力为主的敬业,以勤于思索、探究奥秘、坚持巧干为特征。
3、全面敬业:
①反省量性敬业
易于模仿和操作;消减了教师行为的智慧成分;消解了教师的创造热情。
②认识质性敬业
多维思考(换位思考、靶位思考、创位思考);感情先行;难以评价。
③量性敬业与质性敬业的统一。
因时而异;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