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0-06-03 阅读全文 (427)
今年的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在期望与焦虑中拉开了序幕。中级职称岗位僧多粥少是眼下最大的难题、急需解决的主要矛盾。早在学年之初,我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终将出现,故而早作打算,按孔子所言,在不逾矩的前提下,实施这项工作。而在学校而言,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矩”的问题。奖励性绩效工资放案的艰难通过、教师队伍的倾心打造、教育教学秩序的不断匡正、家校沟通的不断深入,一点一点地总结起来,都在为今天的教师职务晋升提供素材;我的个人思想在博客里的不断流露,也是逐步向各位教职工敞开心扉。温总理在多种场合之下,提出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我的导师也常常谈及公平与正义;我个人也逐步对公平与正义有了自己的理解与实践的策略。困难很大,但是,只要心里始终装着教师的利益(尽管很多人羞于索求),只要秉承一颗公心、程序(包括规则的制订程序、小组评审程序、人选产生的程序等等)公开公平,只要正确选择可信的执行者把“经”念好,眼下的竞争必然是有序的,而且必然会对学校未来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针对中级职称评审的量化标准,全体教职工无记名投票表决,两票反对,其他同志均表示赞成。听到这样的结果,我是非常开心的。这标示着我们的教师队伍已经更加趋向于理性,走向了专业化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朱慧局长要求校长做一个勤勉者、理性者、思想者、建树者,而我们的教职工已经在朝向建树者又迈进了一大步。
其实,在教师会议的始终,我的大脑中充盈着一份激动。我想表述出来,但是,作为领导者、作为教师,应当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今天刚刚与两位老师交流过我对教师职业的这一点浅显认识,总不能要求他人而宽于待己。教师也好,领导者也罢,那些个人的快乐可以与特定的对象(学生、同事)分享,哪些郁闷可以向特定的对象(学生、同事)倾诉,哪些喜忧应当埋藏心里且不予任何表露,是应当根据需要进行的,应当是有目的的,也同样是应当有理性的。全体教职工会议结束后,我托周书记把我的笔记本带回办公室,我自己则迅速离开了学校,回家去了。因为,6月2日,对我而言,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日子。
16:12,我照例来到南师大研究生院网站,屡屡失望然而又屡屡带着期盼,查阅我的考博最终结果是否出来了。在此之前,许多同事、朋友都来关心,我知道,前景暗淡,故每每总是说“凶多吉少”。一路历程的艰辛,只有经过的人自己才知道。痛并快乐,那是因为有了最终的快乐或者是过程的快乐,如果没有,那只留下痛了。好在,我的考博之历程已经初步达到了我的效果,我是一路快乐多于痛苦的。令我心跳骤然加速的是,这次,结果终于出来了。我登录之后,看到了“是否拟录取:是”几个字。此刻的这一份激动,是我自幼求学经历以来印象最为深刻的。这一刻,我对范进中举有了更多的理解。强手如林、鸡立鹤群、仰望大师、不自量力、从不言弃,等等词汇都一一跃入我的思维空间。我在最短的时间内向我的亲人、向我的导师通报了此事。当我的父亲说“恭喜你啊”,我一时之间竟难以自禁。教师会议之前,我到卫生间再次检查了我的面孔,检查了我的双眼,看看是否还有留下的痕迹。
19年前的6月2日,我认识了我的夫人。或许,这个日子注定就是我人生旅程中的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