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发表日期:2010-09-29 阅读全文 (297)

顾明远与王定华的讲话 
7月16日至18日,中国教育学会在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举行《中国教育学刊》创刊30周年纪念会暨新起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全国各地教育学会、院校、教育科研机构和基础教育界代表400余人出席了会议。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副司长丁以绣、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胡金波、省基础教育处、省教育学会、镇江市人民政府、润州区委、区政府等相关领导到会并作重要讲话 
 
顾明远会长在论坛上作了《准确把握定位 不断改革创新 再创学刊新辉煌》的主题报告。他简要回顾了《中国教育学刊》创刊30年来工作情况,提出了今后《中国教育学刊》的办刊思路。强调要准确把握“应用性研究”刊物的定位,聚焦教育改革发展重大主题,努力再创学刊新辉煌。 
 
顾明远会长还专题解读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他从国家发展期、国际形势、教育内部三个方面说明了制定规划纲要的重要性,特别强调对纲要提出的教育发展总体战略即“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学习理解。他指出:“优先发展”就是要把教育放在社会建设优先发展的位置;“育人为本”是教育的根本,是教育的核心;“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 是今后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改革创新” 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要认真研究如何促进教育均衡和提高质量。这20方针要好好学习领会。 
 
关于推进素质教育,纲要明确指出素质教育就是贯彻教育方针,他的内涵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其基本点有:一是要坚持全面发展;二是能力为重,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等三个基本能力;三是全面发展,做到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学习结合、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全面发展和个性的结合。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有效减负,学校有责任、政府有责任、家庭有责任。减负需要全社会努力,需要制度的改革创新,这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战略问题。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作了《新形势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报告。他从八个方面介绍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①教育要优先发展。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②各类教育要协调发展。③教育要公平发展,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各地在推进均衡发展过程中要注意:设定基准,不削峰填谷;办出特色,不千篇一律;螺旋上升,不左顾右盼;内涵发展,不只重硬件;提高质量,不降低水平。④教育要内涵发展。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和出名师、育英才。⑤要重视教师专业发展。要重视培养、加强培训、统一城乡编制标准、鼓励合理流动、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做好农村中小学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发挥班主任教师的作用、倡导教育家办学。⑥教育要创新发展。各级政府要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和直接干预,要按教育规律管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按教育规律办教育。⑦教育要规范发展,政府要把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统筹规划,整体推进。⑧教育要安全发展。各级教育部门要强化对学校安全的认识,强化责任,强化措施。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听取了润州区政府、教育局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专题介绍,参观考察了镇江实验学校和镇江实验学校魅力之城分校及社区教育现场,代表们充分肯定并高度评价了润州区教育改革取得的瞩目成果。            (省教育学会秘书处供稿) 
 
 
 
《江苏省教育学会简报》(2010年第3期) 

  • 标签:摘抄 引用 
  • 发表评论:
    天涯博客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