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发表日期:2010-12-10 阅读全文 (315)

反思
现在常常说做“反思型”教师,教学必须反思,搞得许多教师叫苦不迭。现在看起来,已经成为惯例了,也就不再公开叫嚷了,但是,到底有没有想过,什么是反思?好像我也一直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即便是听过讲座,恐怕早已经东耳进、西耳出了。
思,可以理解为思考、思想。反思,可以理解为反过来思、返回原点重思、设身处地地思、再思、三思、反复地思,英文翻译为“think back to sth that happened; recollect”,我想,或许翻译为“rethink”也是很合适的。
教师,应当是会思考、有思想的人。帕斯卡尔说:“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一)]”;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二)]”;《论语》说过:“三思而后行[(三)]”(三是个概数,意即反复、多次)。我深以为然。
我想,有思想的教师,才可能是真正有个性的教师,才可能教育出个性充分发展的儿童,才是真正值得钦佩、敬仰与尊重的教师。教师之思,太重要了。
教师之思,至少可以分为教育行为的思考、学习行为的思考。
一、教育行为的三思:前思(预习、备课)、中思(类似做中学的教中思,表现为教育智慧)、后思(行为后的思考,即反思),简言之,即知思、行思、反思三阶段;指向有效教学目的的三思的反复进行,导致思考的深度、广度有可能加大;
二、学习行为的三思:前思(学习的目的)、中思(学习方法的确定、学习内容的选择,分机械式与意义式,分有意识与无意识,分书本学习与行动学习)、后思(何处有用、如何用、适用的得失),简言之,即需求之思、接纳之思、运用之思;有的放矢的学习行为的三思的反复进行,导致学用结合,确保思考的高度的逐渐攀升,长远地看,“会当林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是可以达到的;
孔子主张,何必三思而后行,再思就可以了。这个再思,不妨将教育行为的思与学习行为的思综合起来考虑,将教育行为的三思与学习行为的三思有效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对教育的全面理解:积极的一面、消极的一面,当下的一面、长久的一面,个体的一面、群体的一面。
我也是教师。目前所进行的学校“十二五”规划,关乎学校今后的发展方向与成长效率,关乎全校儿童的福祉,关乎全校教师的职业尊严,让我不断地追问自己、求证同事、问计大师,为什么要这样?这样可以么?这样做可能造成怎样的偏差?这样将会带领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同学、我们的教师走向何方?眼高,是规划的需要;手低,更是执行的保障。多谋还需善断,谋而后能动。这个“谋”,就是思,或者说,就是反复的思、反复的斟酌,是对多种预设结果的提前反思。
集思广益、众人拾柴火焰高。我的思,同事们的思,都需要先思、主思,都离不开相互补充与完善,在这一点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相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
[(一)] 帕斯卡尔(1623—1662),法国17世纪最具天才的成果卓著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同时又是一位哲学家、散文大师和宗教圣徒似的人物。他在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两方面都做出巨大贡献。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等均是他的贡献。他还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制作了水银气压计。他同时还是概率论的创立从之一。
他一生体弱多病,只活了39岁,但在身后却为自己留下了高耸的纪念碑,他的主要著作是《给外省人》和《思想录》,前者常常被看做是法国古典主义散文的奠基之作,后者则为哲学和宗教方面的探讨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成为人因思想而伟大的一个明证。
帕斯卡尔有言:“我们人类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帕斯卡尔指引人的力量在于他的心灵。
全文: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能思想的苇草——我应该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的思想的规定。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
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兽;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
思想——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因此,思想由于它的本性,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它一定得具有出奇的缺点才能为人所蔑视;然而它又确实具有,所以再没有比这更加荒唐可笑的事了。思想由于它的本性是何等地伟大啊!思想又由于它的缺点是何等地卑贱啊!
然而,这种思想又是什么呢?它是何等地愚蠢啊!
人的伟大之所以为伟大,就在于他认识自己可悲。一棵树并不认识自己可悲。
因此,认识(自己)可悲乃是可悲的;然而认识我们之所以为可悲,却是伟大的。
这一切的可悲其本身就证明了人的伟大。它是一位伟大君主的可悲是一个失了位的国王的可悲。
我们没有感觉就不会可悲;一栋破房子就不会可悲。只有人才会可悲。
人的伟大——我们对于人的灵魂具有一种如此伟大的观念,以致我们不能忍受它受人蔑视,或不受别的灵魂尊敬;而人的全部的幸福就在于这种尊敬。
人的伟大——人的伟大是那样地显而易见,甚至于从他的可悲里也可以得出这一点来。因为在动物是天性的东西,我们于人则称之为可悲;由此我们便可以认识到,人的天性现在既然有似于动物的天性,那末他就是从一种为他自己一度所固有的更美好的天性里面堕落下来的。
因为,若不是一个被废黜的国王,有谁会由于自己不是国王就觉得自己不幸呢?人们会觉得保罗?哀米利乌斯不再任执政官就不幸了吗?正相反,所有的人都觉得他已经担任过了执政官乃是幸福的,因为他的情况就是不得永远担任执政官。然而人们觉得柏修斯不再作国王却是如此之不幸,——因为他的情况就是永远要作国王,——以致人们对于他居然能活下去感到惊异。谁会由于自己只有一张嘴而觉得自己不幸呢?谁又会由于自己只有一只眼睛而不觉得自己不幸呢?我们也许从不曾听说过由于没有三只眼睛便感到难过的,可是若连一只眼睛都没有,那就怎么也无法慰藉了。 对立性。在已经证明了人的卑贱和伟大之后——现在就让人尊重自己的价值吧。让他热爱自己吧,因为在他身上有一种足以美好的天性;可是让他不要因此也爱自己身上的卑贱吧。让他鄙视自己吧,因为这种能力是空虚的;可是让他不要因此也鄙视这种天赋的能力。让他恨自己吧,让他爱自己吧:他的身上有着认识真理和可以幸福的能力;然而他却根本没有获得真理,无论是永恒的真理,还是满意的真理。
因此,我要引人竭力寻找真理并准备摆脱感情而追随真理(只要他能发现真理),既然他知道自己的知识是彻底地为感情所蒙蔽;我要让他恨自身中的欲念,——欲念本身就限定了他,——以便欲念不至于使他盲目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且在他做出选择之后不至于妨碍他。
 
[(二)]笛卡尔(ReneDescartes),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原文:Ithink,thereforeIam.意思是:“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比较权威的解释是:“我无法否认自己的存在,因为当我否认、怀疑时,我就已经存在!”所以,否认自己的存在是自相矛盾的。而否认和怀疑是一种思考活动,所以他说,我思故我在。并非是平时所说的“我思考,故我存在!”
 
[(三)]《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 标签:感言 
  • 发表评论:
    天涯博客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