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心得
早几天,和几位朋友聊起今年的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审,略有收获,记述如下,以供同行们近年内参考。
1.南京市目前采用的是2010年3月印发的《南京市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
2.评审条件中提出:“在论文、教案等上报材料中有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者,取消当年申报资格,并从下一年度起3年内不得申报。”而在评审过程中,确实有貌似弄虚作假的现象,于是评审者立即进行调查取证,耗时费力,但又不得不这样去做。真想不懂,这样的材料如何通过自评、学校、区县等几个环节的;
3.评审条件中提出:“获得大学专科学历后,从事教学工作满3年,可初定小学一级、中学二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获得大学专科或本科学历后,取得小学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并受聘小学一级教师职务4年以上。”对后一句的解读,仍然意见不一,目前最低的要求是:①获得大学专科或本科学历四年以上、②取得小学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并受聘小学一级教师职务4年以上。这样的宽松条件,估计很快就会被重新解读,即要求专科或本科毕业至少七年以上。
4.继续教育要求任现职以来,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即最近五年内平均每年完成48学时的继续教育。但是,仍然有没能完成的,显然,个人、学校、区县对政策的解读和执行都不到位。估计很快会将48学时提升到72学时。
5.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取得国家、或江苏省、或南京市考试合格证,或取得计算机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这一条已经不是问题了。
6.关于普通话和外语考试,均未作明确要求。
7.教育工作要求:“积极参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或少先队辅导员3年以上,或课外活动小组指导教师等教育管理工作4年以上;其中任现职期间从事教育管理工作2年以上。”评审中可以看到个别教师,还真的不够条件,或者说对政策把握不够,没有能够将实际从事的教育工作填写清楚。
8.教育工作还要求:“胜任班主任等教育管理工作,面向全体学生,关心学生全面发展。任现职以来,本人或所带的班级、少先队、课外活动小组获得校级以上表彰奖励。”这一条就是比较硬朗的了,因为不符合条件,有个别教师被直接排除在外了。试想,校级表彰奖励都无法获得,又怎么够格去参加高一级职称评审呢?
9.教学工作要求:“须提供近二年所教学科1学年的教案”,评审中看到有几个主要问题:
①时效有问题;
②诚信有问题,显然是将不同时间段的备课材料拼凑而成,也有可能时将别人的材料移花接木,挪为己用;
③数量有问题,课时数不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④态度有问题,从笔迹上看,书写质量太差,显然,不仅是基本功低劣,而且态度也有问题,根本没有认真重视此事,有的教师提前几年就开始认真准备材料,拿出来的备课笔记很像那么一回事的;
⑤质量有问题,材料中明显缺乏复备、教后反思,书写教案仅仅是应付差事而已,难以达到实效。
10.教学工作还要求:“任现职以来,开设校级以上教学公开课等3次以上,或获得校级以上评优课一等奖1次或二等奖2次。”评审中,看到有几个主要问题:
①个别教师居然连这个最基本的要求都难以达到,简直是“白混了”。这里也看出,学校需要为教师提供平台,例如广泛开展校本教研、校内赛课等工作;
②提供材料有问题,有的教师只列出了提纲,说明开设了校内公开课,但是,无法提供原始教案、评价表,结果被视为无效。
11.教科研工作要求:“任现职以来,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撰写教科研材料3篇,其中本学科教科研材料2篇(有1篇为教学案例),至少有1篇在区县级以上的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或在区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委托组织或认可的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参与市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编写的教材、教学参考资料5千字以上,或承担区县级以上教科研课题研究并撰写课题报告或课题研究论文。”这里对教师从事科研的要求是很低的,可以解读如下:
①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撰写教科研材料3篇,并非都是要发表或者获奖的;
②必须有1篇为教学案例,如果没有,直接出局了;
③发表的门槛要求很低,“区县级以上的教育教学刊物”即可,并未要求是否正式公开出版的刊物,内部刊物暂时未被剔除在外;
④获奖的等级要求没有明确,三等奖、优秀奖等等之列的都暂时未被剔除在外;
⑤承担区县级以上教科研课题研究并撰写课题报告或课题研究论文也可,但是,不能只提供开题报告、结题报告,要有过程性材料,如果没有,也不被认可。
12.我个人的心得:从长计议、提前准备、从严把关、确保通过。现在每一所学校内,中级岗位常常僧多粥少,等着挤上独木桥的老师多了去了,如果通过了学校这一关,在上级评审时被枪毙了,不仅浪费了自己难得的机会,也被同事们所轻视,更为自己今后几年不能再次参与申报而懊丧。不如一鼓作气,争取过关。
思考了多日,觉着还是记录下来的好,便于年轻教师参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