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我有幸被邀请陪同来自浙江温州的一批教育管理者,共同聆听夏莹老师的专题讲座《美国基础教培育的观察与思考》。
三个小时的讲座,毫无拖沓,生动而紧凑,内容丰富且引发诸多的思考。我把讲座的内容翔实地记录了下来,主要的标题如下:
一、美国教育的危机意识
二、美国基础教育的主要特点
1.学校差异十分明显
2.选择机制非常灵活
3.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4.道德教育潜移默化
5.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6.师生关系和谐融洽
7.教育环境简单实用
8.与高等教育自然衔接
三、中国教育梦和我们的使命
晚上,我把讲座的内容重新梳理了一下,然后,把《南京日报》2013年刊登的夏莹老师当时的一次报告内容搜索出来,相较之下,感觉21日的讲座被重新加工了、润色了,有深度、有广度、有高度、紧扣实践的思考引发听众的诸多共鸣,这一个讲座更加契合2015年夏天的基础教育背景,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这一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她以教育名城教育系统高层领导的视野,为听者提供了对美国基础教育的客观介绍;她以硕士生导师的教授方式,引发听者对我们当下基础教育发展与改进的深思。
附:
美国基础教育的观察与思考
夏莹
人物小传
夏莹,南京市教育工委副书记,兼任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曾在南京外国语学校工作,历任副校长、党委书记等,获得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省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发表和获奖论文26篇,主编、参编教材等12本。
开场
这些年,我一直在关注和思考美国基础教育。
由于工作缘故,我经常有机会接触美国的校长和老师,特别是近些年我的很多学生到美国学习,我们几乎每天交换教育方面的信息。我还曾两次带队到美国考察学习基础教育,第一次是在2000年中,带中学生夏令营;第二次是2012年底,带“高中多样化与创新人才培养”课题培训团。两次都是二十多天,行程紧凑,一路边看边想,收获不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希望能从美国教育发展中找到一些有益的启示,看清并推动我们正在逐步深化的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美国基础教育内容很多,在这里我着重就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与各位交流。
“美式课堂”形式多样,轻松活泼,让人耳目一新。
没有班主任,德育怎么抓
观察
初到美国的人,很快会注意到这里的学校大都没有大门和围墙,校园与街区、社区相融。当然,这只是表象上的差异。走进校园、深入班级,你就会发现,在内核部分,中美基础教育的差别很大。
先来看美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
美国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注重行动,非常注重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而这种培养并非通过一些形式上轰轰烈烈的活动或者以教材为载体进行课程教育。对于基本规范,美国老师更讲究“行动”而不提倡“苦口婆心”。让孩子从教训中学会尊重社会法则。对违反规范的行为,他们毫不让步。
我问在美国学习的中国学生:“中国老师与美国老师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中国老师什么都管,说话经常凶巴巴的。美国老师管得很少,说话和颜悦色。而一旦我们犯错了,如迟交作业,中国老师会说:‘下不为例。’美国老师说:‘这次作业零分。’”
另外一个特点是,美国中小学不设学生处,没有班主任。
中国的中小学学生按班上课,每个班都配有班主任,班主任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校管理中最关键而最基础的一环。美国学校不设班主任,而是在每个年级配备心理辅导和学业指导老师。学生的品行操守方面的问题,小问题由任课老师解决,大问题由心理辅导员负责。
上次美国行,我接触到瓦萨中学的高二学生戴刚,他高一从福建转学过来。他说:“我最喜欢顾问老师,她非常关心我。”我问:“你在国内的时候班主任老师不关心你吗?”他想了想说:“当然,班主任老师也很关心我,但他们关心的方式不一样。班主任说你应该这样,你必须那样,美国的顾问老师说我能帮你什么吗?”
在美国中小学,心理辅导员在处理学生不当行为的时候注重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比如,处理学生打架问题,心理辅导员找个安静的地方和学生一起坐下,平和地说:“说说看,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他会耐心听完双方陈述。然后开始辅导:“打人违反校规,你得接受惩罚停学三天,明白吗?”“生气的时候,除了动拳头以外,还可以选择什么别的方式宣泄愤怒的情绪?”“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你控制一时冲动?”
心理辅导员的辅导诀窍之一,是避免使用命令式的语言,永远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让学生明白不同的选择导致不同的后果,让学生用他自己愿意的方式解决问题。
由此,我想到我们现在的德育,有两个方面值得反思——
一是要把握好“严”与“爱”的尺度。现在,我们该对学生宽容关爱的时候,做得有些不近情理甚至苛刻;该对学生严格教育的时候,有时又底气不足或摇摆不定。老师如此,家长也是这样。
二是要寓德育于教学之中。道德是高度情境化的东西,把它从各种生活的体验中、各科知识的蕴藏中抽离出来,依靠单独的诸如政治课、班会课等课程,配备专职的德育教师,设立专门的如政教处、学生处等机构实施德育,结果把德育变成了某一门课程、某一个教师、某一个机构在某一规定时间内的任务。这样的教育主观目的性太强、人为设计的痕迹太明显,学生们往往有防范抵触的心理,效果并不理想。
最近,有个学生发给我一条微博笑话,內容是:“上帝缺手机,于是乔布斯去了。上帝缺歌手,于是张国荣去了。上帝缺杀手,于是本?拉登去了。万能的主啊,你缺班主任不?缺的话就把我们班主任带走吧!”
一笑之后,满腹心酸。
占有知识,还是生成知识
在美国,并非所有学校的硬件条件都很好。
几年前,有一本书风靡中国教育界,书名《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作者雷夫是美国当今最有影响力的教师。雷夫任教于一所条件欠佳、雨天甚至教室漏雨的社区学校,一人包揽一个班的所有学科教学,长达28年。几乎所有从他教室里出来的学生都发生神奇的变化,自信儒雅、多才多艺、成绩出众。上次美国行,我专门拜访了雷夫,听了半天他的课程。此后,也听了其他老师的课。
旁听美国中小学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美国教师授课非常灵活。课桌不是整齐排列的,学生也没有固定的“坐姿”,教师上课教态很轻松。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没有统一模式,上课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师生讨论、辩论、实验、项目研究等。学生可以随时提问,不用起立。
通常,每堂课教师讲解不多,只是提纲挈领地讲解或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而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自己思考、操作、查阅有关资料等自主学习形式,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或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相互讨论,教师个别指导,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讨论、研究、解决有关问题。
例如,在一节有关“美国起源”的历史课上,有这些讨论题:
1、哥伦布为什么想航海去印度?
2、这位探险家在何地登陆?为什么误把“新陆地”称作“Indies”,误将土著美国人叫成“印第安人”?
3、哥伦布提出“地球是圆形的”,这与传统的“地球是平面的”观点针锋相对,人们刚开始对他的看法反应如何?
课后作业,分组完成一项:
1、按照一定的比例加以缩小,用纸模仿制作帆船。
2、以哥伦布的身份写一篇讲话稿,出发前告诉人们你想做些什么,或者回来后告诉人们你做了些什么。
3、用面包、乳酪、纸等材料分别做出船、帆和海员戴的帽子。
4、学唱《克里斯托夫?哥伦布》、《节日之歌》等歌曲。
美国课堂教学不是占有知识,而是要生成知识。课程设计是综合的、多变的,提问和讨论十分活跃。老师传递给学生明确的理念:你们可以对世间的一切进行质询,进行思考。课堂教学留给学生的不是简单的知识,而是对问题、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问题的主动思考的态度和批判思维能力。
给我们培训的美国大学安德森教授认为,基础教育中学生掌握知识,不在于有多深,而在于有多广。鼓励学生靠大量阅读而不是靠死记硬背来积累知识。教育引导学生触及广泛纵横的知识,任何时候需要更深的知识时,他可到图书馆或者找专家去探究或请教。
信然!
教育vs孩子,谁适应谁
近年来,“补课”“重点班”让中国教育主管部门和校长们都很纠结。听说补课在美国也很盛行,我带着好奇仔细观察了一番。
在中美校长交流中,美国校长都谈道:“对于那些成绩落后的学生,学校通常都通过课后补习或者假期补习为学生补课。”当然,美国学校补课是不收费的,只要学生成绩不达标,学生就要通过补课来提高,所有的经费都由政府支付。按照联邦政府关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案,近年来,美国绝大多数中小学以“缩小差距”为目标,采取了许多帮扶措施。
“择校”问题同样也非常值得关注。
美国教育是多元体制,有条件的家长可以为孩子选择私立学校。全美共有公立学校9.7万所,有5000万学生在公立教育系统内读书;私立学校共有2.8万所,有600万名学生。
考察中,我惊讶地发现,美国的精英教育几乎存在于每一个学区、每一所学校中。
公立学校对本学区的学生是不收费的,为了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这些年陆续推出了“特许学校”“磁石学校”,这些学校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学术拔尖型学校。即使家境贫寒,如果孩子有很好的天资,一样可以得到特别的培养,保证了教育的公平。
我们去考察的牛津中学是一所公立学校,4年前通过申请转为特许学校。艾伦校长介绍说:“我们每年先在本区报名者中筛选申请学生材料,选中者由学校组织集中考试。我们择优录取,录取率大约20%。现在几乎所有考试,牛津中学在本学区都是第一。学区致力打造它为品牌学校。”
我查阅了资料,美国所有50州都立法规定:必须进行天才教育,让智商超高的2-5%学生进入“天才班”。名牌大学的学生很多来自“天才班”。
即使不是特许学校,美国的课程安排也给资优生提高了良好的发展平台。美国的小学实行包班制,中学开始实行跑班制。让同一年级的每个学生用统一的课表,上一样的课程,一样的进度,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是完全不可思议的,学生怎么可能有一样的兴趣和需要呢?!全校1000个学生,就有1000份不同的课表。
美国著名教育专家梅克教授提出了教育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让教育去适应孩子,而不是孩子去适应教育。她认为,教育不仅要承认差异,而且要尊重差异,不仅尊重一般的差异,而且尊重特殊的差异。真正的教育民主,不是教育平均,而是在个体需求和现实水平的基础上,让每个人都能有所发展。
其实,这种教育理念我们并不陌生,孔子的“因材施教”说古已有之。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有足够的智慧,去认识人的差异,并设计出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这是改革的关键,也是改革的难点。
放出眼光,共圆中国教育梦
思考
多年来,有个问题一直萦绕眼前:基础教育是什么、要做什么?
在中外教育对比的视野中,我想是否可以说:基础教育,首先是一种保护、一种服务。所谓保护即保护学生的天性与童真,保护学生的人格与个性,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所谓服务即为学生的生活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我们的教育,应当是让学生感到幸福的教育;“幸福教育”的密码,就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我们还应达成一项共识:在基础教育中,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引领世界的领军人物,更多的不是以知识见长,而是以分析、演绎、推理、批判、创新能力见长。因此,我们要重视知识体系中最有价值、最核心的部分,绝不能因为过多的知识压力而牺牲掉更重要、更有价值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的调查显示,在21个被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此外,在中国的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这组数据,让人忧虑。
在中美两国教育比较中,最明显的差异还是知识观和教育价值观的差异。但“差异”并非“差距”,我们去考察学习美国基础教育多样化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他们对我们教育测试中的高水准、教育均衡的大力推进、教师专业水平的迅速发展以及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高度关注等方面表示非常敬佩和羡慕。
去年11月,我在南京接待了美国前教育部副部长苏珊女士,她非常认真地对我说:“美国10%的优秀学生大约有500多万,中国的10%将是多少我没算过,我知道那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我告诉美国学生,中国前10%的优秀学生就是你们的竞争对手,你们将来会在跨国企业相遇,你做好准备了吗?你是他们的对手吗?中国人会讲英语的人数就是美国整个人口数。”
苏珊的清醒和警觉,或许可以看作今日美国教育忧患意识的一个缩影。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袁贵仁部长谈到中国的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这个梦想,也是“幸福教育”的梦想。
注:以上文字转子南京日报电子版,原文标题:寻找“幸福教育”的密码http://njrb.njdaily.cn/njrb/html/2013-05/23/content_661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