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09-05-25 阅读全文 (1537)
2008年10月25日,开赛已久的江宁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比赛已轰轰烈烈的落下了帷幕。作为一名参赛者,回想起这一路走来的日子,有迷茫,也有自信;有痛苦,也有甜蜜;这里更有翠小这个大家和数学教师团队这个小家给我的无私帮助。
新学期伊始,在汪主任的精心组织下,我校的校级数学赛课拉开了序幕,每一位老师都把握机会,认真准备、各展风采,课堂上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校级赛课后,我有幸能代表学校,走向了片级赛课的赛场。领到了赛课内容,汪主任立刻召集杜主任、邵主任等数学精英帮助我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第二天的下午,我进行了第一次试上,全体数学老师都参与了听课。试上的效果不是很好,课后,汪主任把全体数学教师召集在一起,讨论我的课。各位老师肯定了一些教学设计,同时对于效果不明显的地方提出改进的方法,指出我的不足,如教态方面不够自信,语言不够精炼等,他们给我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和意见。汪主任和杜主任更是帮我把教师的语言一句话一句话的过,大到教学环节的处理,小到板书的设计,他们出谋划策,倾力相助。而缪主任则是不厌其烦的帮我修改课件。没有我们的这个团队,就没有我出片的机会。
10月22日下午,我得知区级赛课的内容:六年级的《可能性》。看到书上的内容,我觉得不太好上。这时,王慧老师提供了一份她2006年外出听课的笔记,正好有这一课的内容。而我最后上课的教案有些就借鉴了她的听课笔记上的教学设计。王慧老师是个有心人,我真诚的对她说:“你的这本笔记本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谢谢你!”汪主任也发出感慨:“如果外出学习的老师都能像王慧老师那样认真的做笔记,相信我们的团队会越来越强。”作为我自己来说,外出听到的好课,我也记了下来,也保存了下来。但王老师很会记,她把上课教师的每一句话,问话也好,结语也罢,都记了下来。这一点,我将要向她好好学习。
从片级赛课到区级赛课,这期间,经历了一次次的争论,一次次的试教,多少个中午他们为了我放弃了休息,多少个放学后他们陪着我讨论到晚上八点钟才吃上晚饭。诚恳的意见,着急的面容,真诚的赞许,热切的鼓励,涌动在我的心头,我能不安心上课吗?我能不上好课吗?他们给了我压力,更给了我动力,让我一点点的进步,一步步的成长。晚上回到家,等女儿睡着后,我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对着镜子,一遍一遍的讲着,争取把教案记熟,让教态更自然,更自信,让语言更精炼,更到位。同时,反思自己近十年的教学之路,自己到底成长了多少,将来我应该做。我想:只有一个务实、敏锐而又积极进取的老师,才会在现实的土壤中、在校园里有机会找到自己成长发展的生长点。
尽管最终的结果还没有出来,但我仍然是快乐的。我收获着,收获着无价的智慧;我感动着,感动着无私的奉献;我成长着,在无声的帮助中成长。赛课虽然结束了,但结束的只是一节课,我们的团队精神,将永远留在我们的数学教研活动中。
经历了硕果累累的金秋十月,我信心十足,我们这个团结合作的数学教研组,无私奉献的翠小教师团队,必将是丰收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