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发表日期:2009-05-25阅读全文 (3039)

     2008年10月31日,我随区教研室刘老师来到金坛市金城小学,观摩了金坛市科学学科“研、训、评”的活动,听了两节科学课:华城实验小学的钱芸老师执教的《呼吸和心跳》、金城小学的戴振华老师执教的《惯性》,两位教师执着钻研的精神和对课堂教学的醉心与痴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关于这项活动,网上有相关报道,在此不再赘述。个人还有几点印象,在此与大家分享。

    1、省教研室专家的朴实与随和。卢新祁老师结合当前的“做中学”理念指导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对什么样的课是科学课,什么样的科学活动是真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活动,对怎样处理教材才是合理有效的等等一系列问题作了精辟的、朴实的论述。没有什么花架子,没有一句废话,讲解的素材有一些就是取自两节课中,讲到这段,他个人拍摄的画面和视频立即回放出来,呈现在大家的眼前。按我的眼光,这两节课应当就是非常优秀的常态课了,也没有必要做诸多的点评。而卢老师直言不讳地跟大家说,能够把课上到这个程度的教师,他更需要听到的是如何将课堂质量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确实如此,真正想把课教好的教师,最需要的就是简单的肯定之后,帮他提出诸多的不足,以便在教学中能够不断地提升。只有那些课堂教学能力比较弱的同志,才会计较今天专家给我点评时,肯定了我的那些优点。总是把心思放在这方面的教师,在教学技艺上是不会有很大发展的,同样,他也是很快会被学生和家长所遗忘,很难体会到“桃李满天下”的快乐与欣慰。

    2、听课教师的认真程度、文明程度令我惊讶。整个听课过程中,没有教师随意走动,没有听到电话的铃声,没有看到教师吸烟。下课时分,征求意见之后,我拍下了一位老师(直溪小学戴辉文老师)的听课笔记,感觉比我的听课笔记要认真多了。11:40,金坛市研训中心科学教研员姚老师宣布上午活动结束,于是所有老师急忙往回赶,没人说是肚子饿了之类的话,离开之后的地面的整洁一如清晨。见此情景,我无语。 

    3、学风浓郁。我随机拍了一些照片,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一些东西来。

    从橱窗离学生作品的展示、班级黑板上的背诵作业、课堂上的踊跃与协作,不难看出,这里走出华罗庚,绝非偶然。而这样的良好学风,无疑是离不开广大教师的精心培育,离不开广大教师日常工作中的兢兢业业与执着追求。 

    在学校主页上看到潘主任、邵主任外出参观、学习之后所写的学习笔记,深以为然。我也学习着以同样的方式向大家汇报,努力让个人的每一次学习的效益在全校内部放大到最大。

  • 标签:印象 听课 
  • 发表评论:
    天涯博客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