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发表日期:2009-06-15 阅读全文 (1014)

  一个学校能否有发展取决于校长,能否健康发展取决于中层干部。中层干部在学校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是领导班子开展工作的桥梁和纽带。要规范学校中层干部的用人制度和程序,要把群众的评价作为干部升降去留的重要依据之一,以利于学校管理人才的脱颖而出和优胜劣汰的实现。

      一、中层干部的作用和能力要求

  
      中层干部的作用主要有:(1)承上启下。(2)横向协调。

      中层干部应该具备的能力:(1)具备很强的沟通能力。要能及时协调各种关系,保证工作的正常实施,要能够协调好各部门上下级之间的关系。(2)具有熟悉本校工作和运作情况的能力。学校工作类别很多,不一定是本职工作,要有能找出适当的解决方法的能力。(3)具有战略性的思考和计划能力,能站在更高层面去考虑问题。(4)具有组织和领导能力。(5)具有对领导和教职工的影响和说服能力。 

      二、中层干部的角色定位

      一些校长具有中层化的特点,影响了中层干部作用的发挥。

      中层干部的角色:(1)执行者和创造者的统一。副校长对校长负责;中层干部也要对校长负责。要作为校长办学理念的拥护者,同时还是一个创造者。根据部门的特点去创造,去开展工作,服从不是盲从,中层干部的定位是执行者和创造者的统一。(2)管理者和示范者的统一。管理分为理性管理和非理性管理两种。理性管理是对事物的控制,强调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是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非理性管理是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形成共同价值观。两种管理方式并驾齐驱,才能使管理工作有声有色、五彩缤纷。古人云:德服为上,才服为中,压服为下。德服的重心,在于管理的品德,管理者本身要有较高的素养,要做有德之人,待人有真情实意,工作扎扎实实,做人老老实实。中层干部要善于运用非理性管理,要注重人的管理作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完美的人格力量,影响教职工。(3)竞争者和合作者的统一。竞争才能激活部门,学校才有生命力,但又必须是合作者,只有合作,工作才能环环紧扣。


      中层干部的中立化很重要。站在教育行政部门的角度来看,用自己的人当中层干部在长远上让学校不稳定。一个学校被划分成几个山头,这里面会存在复杂的学校政治,将严重影响学校的健康发展。

      三、中层干部的选拔任用


      要规范学校中层干部的选用制度和程序。一要坚持群众公认原则,及时了解中层干部的群众公认程度;二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能搞一言堂;三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四要坚决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五要牢固树立严格按程序办事的意识。

      中层干部的竞争上岗一般要经过公布职位、公开报名、资格审查、考试、演讲答辩、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决定任命等8个环节。


      应重视民主测评的结果,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得不到多数人拥护的,不能选拔任用。民主测评成绩要包括班子和职工评价两个方面。民主测评的分项成绩一般不宜公布,应该仅公布汇总得分。

  • 标签:队伍建设 干部 
  • 发表评论:
    天涯博客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