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0-12-25 阅读全文 (310)
12月21日,我按照张乐天教授的要求,谈一谈基础教育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以下是谈话提纲:
◎光明日报:“公开课”为何成了“表演课”
◎课程改革背景下基础教育问题的反思(温欣荣、薛国凤)
一、照搬国外理论,脱离中国教育实际,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严重脱节
二、课堂教学表面热闹,学生自主学习流于形式,学习方式陷入误区
三、教材编制轰轰烈烈,教材质量堪忧;教师教育问题迫在眉睫
四、教学方式技术化,课件使用失当,教学艺术缺失
五、教学科研“繁荣”,独创成果鲜见
◎处理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若干关系问题(郭永福)
一、关于老观念与新观念
二、关于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
三、关于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作用
四、关于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五、关于电脑与人脑
六、关于满堂灌与满堂问
七、关于表扬与批评、惩罚
八、关于继承借鉴与改革创新
◎中国基础教育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网络)
一、启蒙教育
二、要强化竞争意识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三、鼓励孩子的求知欲
四、培养孩子的认真负责的态度
五、社会公德,爱心和团队精神
六、动手能力
七、打好数学基础
八、水至清则无鱼,师至查则无徒
◎基础教育改革的若干方向性问题(陈如平)
回过头来看,基础教育领域的变化并不大,似乎在走百年前的老路。许多问题尚处在探索阶段,最主要的评判标准是,我们仍未解决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和更新的问题。从社会层面看是这样,从学校层面看也是这样,这个问题不突破,基础教育将很难有大的进展。
转变思想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英国专家说,一项政策法律颁布,十年后才会在实践中发现有细小的变化。可见其艰难程度。目前必须明确若干方向性问题,首先在思想上予以解决,这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包括:教育质量、课堂教学改革、教育科研、教师素质与培训、现代教育技术,等等。
一、关于教育质量问题
1.教育质量是生命线、高压线、死亡线,因此要特别重视。
2.评价教育质量可以从以下角度来进行:
①教育政策的执行情况,如服务范围、督导、视导等,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
②学生的学习成绩,如考试分数、竞赛成绩、个人特长等。
③教师工作评价,如教师教学情况,班主任工作情况。
④学校办学水平,如管理效益、投入产出比,教师流动,成果等。
⑤社会因素,如毕业生情况、学生的社会意识,学校与社区关系等,站在不同的角度,理解不同,执行操作的结果也会有差异。
3.学校教师、家长对教育质量的认识存在“二元结构”,一元是教育行政部门、校长和教师,另一元是社会和家长。因此,教育发展的突出矛盾或基础矛盾就是:社会、家庭对高质量教育服务的需求(简称教育需求)日益增大,学校和教育部门则一时难以满足。“择校热”持续不减,禁而不止,原因何在,一目了然。
4.因此,教育质量的核心问题是学校和教师能否最大限度地通过教育服务满足社会和家庭的教育需求,这里要确立五种意识:
①质量意识。学校是“造人工厂”,并非“教学工厂”;教师是生产线上的工人,学生是原材料,教学则是加工过程,产品的质量最为关键。
②服务意识。学校和教师提供的是教育服务,其对象是家长和学生,因此非常重视家长参与,我们正在逐渐改变。教师不光会作“教书匠”,更主要的是作现代型教师。
③市场意识。教师眼中要有市场,潜在市场,生源市场,师源市场,管理人员市场。要有品牌意识。注意市场调研。
④风险意识。
⑤竞争意识。学校和教师都要正确定位,跟谁比?跟先进学校、先进教师比。
5.学校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尤其是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二、关于课堂教学改革
1.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渠道,主阵地。课堂是学生生命活力涌动之所在。也是教育改革最活跃、成果最易体现的方面。
2.课堂教学改革涉及诸多方面,如:
①方向:课程结构
②核心:教学内容
③途径:教学方法、手段、技术
④关键:教学评价
评价的内容:教学目标,教材分析与处理,教学方法、手段,师生关系,学生主体体现,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学结果。
3.有效教学和低效教学的若干表现
决定课堂知识吸收率、教学效率的因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程度(如提问),教师教的质量、教学策略、课堂纪律。
低效教学的表现。
4.课堂教学改革要体现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情感、教学态度,还不仅仅是方法、手段、技术问题。
三、关于教育科研的问题
1.“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科研导向”,非常重视,是好现象。
科研成果有三种表现形式:
①物质形态成果,如教材、教案、教具、活动方案、课件、教学录象带、录音带等。
②形成学校的办学机制,如管理机制,即工作程序、方案、模式等。
③学校决策的依据。
2.我们倡导“教师参与”科研。专家的教育科研与教师的科研是有本质区别的。
专家研究关于“是什么”的问题,注重理论解释,教师关注“怎么做”的问题,重视实际操作。
3.中小学教育科研应注意的几个策略
①“做中学”策略。教学工作中有许多创造性火花,要通过科研使其从繁星变成太阳或月亮。
②行动研究。
③个案研究,要注意平时积累。
④学校有组织的工作非常重要。
四、关于现代教师素质
1.“教书匠”。教师的五个层次:教育家、大教师、教书匠、以教谋生者、误人子弟者。
2.教师的重要能力:①教学组织能力;②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③教学临床诊断能力;④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五、关于学校管理问题
1.要重视学校发展规划
2.培养中青年后备干部,以解决青黄不接的问题。
◎研究视野
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
研究性学习研究
改革和加强德育工作的研究
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
中小学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
中小学美育问题研究
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研究
中小学人文教育的研究
劳动技术教育的研究
学科教学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在学科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研究
学科教学改革问题的研究
学科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
综合实践课程的研究
小班教学问题的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分层次教学问题的研究
教学策略的研究
课堂教学改革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
优化教师队伍的途径和机制的研究
校本培训的研究
校本教研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
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的研究
师德问题的研究
教师心理问题研究
教师评价研究
素质教育中的心理学问题研究
中小学学科教学心理问题的研究
中小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研究
中小学智能开发研究
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
学校、家庭、社区结合进行教育的研究
学校和教育社会化、社区教育化 学校整体改革的实验研究
信息化与教学的研究
学习心理研究
学生智能的研究
个性、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学科教学心理研究
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研究
教师心理的研究
德育与文化的研究
儿童青少年价值观念变化的追踪研究
道德学习接受与道德教育研究
德育课程与德育模式研究
职业道德与道德教育研究
学校管理体制研究
考试、评估、督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程、教材与教学改革的研究
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及考试招生改革研究
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学生体质健康的监测评价及干预措施的研究
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健全学生人格的实验研究
美育与学校艺术教育关系的研究
学校艺术教育教学系统研究
学校艺术教育的文化学与社会学研究
艺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
民族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
国防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