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发表日期:2009-06-29 阅读全文 (1925)

    午间闲来无事,随手翻一本杂志,看了一篇教育类的论文,其中有个“白马和驴子”的故事比较不错,“头羊”的故事也很有意思,干脆上网,搜来整篇文章的电子稿,转帖上来,聊辅记忆。

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关键词
●轩爱芹,魏荣华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09)03-0054-02
 
      随着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已成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教师而言,提升专业素养,树立品牌形象,不断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时不我待。思路决定出路,视界决定未来。让梦飞翔,至少自己要张开翅膀,作为教师,你将如何打开自己心中的那扇窗? 

      学海无涯,书山有路。教师专业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但是,路在哪里?又该如何走呢?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最需要解读到位的关键词有三个:专业目标、专业尊严、专业勇气。专业目标有如灯塔,只有它才能指引我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专业尊严,是为师根本,师魂所系,只有它才能让我们永不放弃,坚持到底;而专业勇气则是一个个加油站,将陪伴我们积跬步而致千里。下面,不妨跟随笔者品读几个寓言故事,一起来感悟教师专业成长。
      故事一:白马和驴子——专业目标
      唐朝时候,长安城一家磨坊里,有一匹白马和一只驴子,它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子在屋里拉磨。后来,白马被选中陪唐僧去西天取经,驴子则一直待在磨坊里。十几年后白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又见到了昔日的好友。白马和驴子一别多年,于是彻夜深谈。白马谈起这次旅途中那曲折的经历,那神话般的境遇,使驴子听了大为惊异。驴子感慨地说:“你有多么广博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路,我连想都不敢想呀!”“其实,”白马说,“我们跨过的步子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前去取经的时候,你也一步没有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并且按照这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却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有目标才会有方向,只要方向对就不怕路途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方向远比努力更重要。明确专业目标,就是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点灯”,这就是故事一带给我们的启示。
  
有没有清晰的专业目标,决定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生活。专业目标犹如界石,向左是碌碌无为,向右是大有可为;向左是混天聊日,向右是丰富和充实。
      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我们为什么不天天快乐呢?研究是一天,不研究也是一天,我们为什么不天天研究呢?教学研究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推动力。教学研究如果离开教师的参与那是不可想像的,完全不搞教学研究的教师也是不可想像的。教师只有融入到教学研究中去,才能“如鱼得水”,才能游刃有余;教师只有立足教学研究,才能立地顶天,根深叶茂;教师也只有从教学研究中来,到教学研究中去,才能追寻到教育工作的真谛,体味到职业生命的意义,感受到职业生活的快乐。
      教学研究如此重要,为什么还有很多教师与她若即若离而不能亲密接触长相厮守呢?是他们没能认识到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问题的关键其实是在于缺乏专业目标。没有明确的目标,白马能一路西行?没有明确的目标,白马能跋山涉水?“真经”就是目标,有了目标,才有了坚定的信念:“不取到真经,绝不回头!”作为教师,我们的“真经”又是什么?我们的追求又在哪里?我们的目标是否可行?我们的追求有没有意义?我们的追求是否专业?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地追问。
      有目标才能有追求,有追求才能去研究,去研究才不会使我们沦为教书匠,才能让我们脱离“体力劳动型教师”的行列。
      教师如何才能树立自己的“专业目标”呢?不妨这样来试试:
      为自己寻找教育意义上的“偶像”。大到国内国际,小到本市本校,哪怕不是本学科本专业的,只要你觉得该教师的为师之道令人信服,值得学习,你就完全可以把他当作你的职业“偶像”,亲密接触之,模仿之,最后超越之。“偶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你心里可以有一个最“明亮的”,然后从“小星星”们超越,就像上台阶一样,最后你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当然,说易行难,每成长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通过大量访问网络上知名教师的博客,可以有效“捕捉”到自己心仪的“偶像”。 
      认真阅读教育经典著作以及流行的教师专著。坐井观天,则不知天之大。不深入研读教育,就不会真正明白教育,更遑论与时俱进把握教育。不读教育经典,难知教育的山高水长;不读同行新作,难知教育的日新月异。与古今中外大大小小的教育家们多做做“心灵上的握手”,你就能成为一个“明白人”。比如《给教师的建议》,比如《我的教育理想》,比如《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比如《不跪着教书》…… 
      立足自身实际,为自己制定切实可行可测量的专业发展规划。首先要真正明确这个规划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做给自己的心灵看的,当然,未必是一成不变的,它也应该是可调控的。这个规划的核心应该是“理论+实践”,既要把专业阅读串珠成线,坚持下去,更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运用、发展、创新。确立了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就要实践、修正、笃行、坚持不懈。你将用努力为自己画出为师的成长路线图。
      追求,不是奢求;目标,就是坐标。有了明确的专业目标,你就能给自己“定位”、“导航”,抬头如见北斗星,黑夜里也能有方向。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要素,就是要明确个人的专业目标,并且细化为具体可行的若干阶段目标。有了目标,再以行动研究为基本方法,从小课题做起,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前方道路就可以无限伸展。
      故事二:幸福在尾巴上——专业尊严
      有一只小狮子问母亲:“妈妈,幸福在哪里?” 母亲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啊。”于是,小狮子转起了圈,追逐起自己的尾巴。母狮子笑着说:“孩子,幸福不是那样得到的,只要你昂首向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着你。”
      教育以人为本,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是以教师为本,问题在于:教师能否以自己为本?教育,是为孩子的终生幸福奠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为教师的终生幸福奠基。教师专业化成长,就是要打开教育的幸福之门,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是学生第二,教师第一。树立专业尊严,就是为教师专业成长“补钙”,这就是故事二所告诉我们的道理。
      常言道:“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为什么呢?就因为当老师没有社会地位,没有发展前景,缺乏“幸福感”,最重要的还在于,教师没有专业尊严。不难看到,在层出不穷的理论和概念中,在人云亦云的鼓掌和附和中,在残酷的职称评聘和岗位竞争中,教师们的人格尊严都大打折扣,又何谈专业尊严?
      作为教师,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但至少可以把握自己。虽然,追寻专业尊严的道路曲折漫长,但我们可以化阻力为动力,多叩问自己,多改变自己。
      其实,任何迷信教育专家和屈服教研霸权的行为,都是在追逐自己的“尾巴”。教师要得到成长,就得“昂首挺胸”,敢于怀疑,勇于质问,不断超越。超越什么?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专家,超越自我,超越梦想。徒唤“力拔千斤气盖世”,只能贻笑大方。
教师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昂首挺胸”呢?教师的专业尊严,需要三个支撑点:专业自信,专业技能,专业自我。
      教师内在专业精神的生长,如坚持读书、写教育随笔,在实践中积累和反思,逐步生成个人教育智慧,这些可以让你拥有专业自信。
      那专业技能从哪里来呢?小语名师支玉恒的经历或许能给你启迪:他快40岁时,才从体育教师改行教语文,三大基本功读、写、说,他样样不行。倔强的支老师一狠心,练!汉语拼音一点不懂,就连补三个晚上;字写不好,就练毛笔字,一连三四年,只要是写字,一律是毛笔小楷;听课笔记做了一本又一本,堆起来像 “小山”。
      专业自我又是什么呢?它其实是指教师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只有从内心深处实现高自我的教师,才会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自己,能够准确的领悟自己的水平和境界,表现出对专业当仁不让的意识和信心。无论如何要让自己“站立”起来——这才是教师专业的真正灵魂!实现专业自我,必然拥有专业尊严! 
      故事三:“头羊”的故事——专业勇气
      茫茫的大草原上,遇上了一场严重的干旱。为了使羊群生存下去,牧羊人驱赶羊群向有水草的地方迁移。这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聪明的牧羊人通过仔细观察,选出一只身强力壮的公羊,让它走在最前面,带领羊群走出绝境。这种由头羊带领的行军方式很管用。只是,当羊群到达目的地时,头羊长得又高又大,可后面的羊却在迁移中变得又瘦又小。
      现代国家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来自于哪里?教育。国际间教育的竞争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教育不强,国家如何能强?教师不强,教育如何能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竞争虽然不是你死我活,却也是你追我赶时不我待。狭路相逢,惟勇者能胜。鼓足专业勇气,就是要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路上学会“亮剑”,这就是故事三带给我们的启发。
      为什么经历了同样的迁徙过程,头羊长得又高又大,其它羊却变得又瘦又小?原因在于,长途迁移中,头羊深知责任重大,始终保持着热情,始终坚持走在前面。于是,漫漫长路,头羊始终能吃到最鲜嫩的青草,喝到最甘甜的泉水。因为一路领先,因为付出最多,它的收获也无“羊”能比——最鲜嫩的青草和最清甜的泉水,这是上天给它的最好的奖赏。 
      付出与收获永远成正比,教师专业化成长也是如此。成长,永远不晚;成长,却宁早勿晚。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本来,大家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可是,有的教师东张西望,有的教师拈轻怕重,有的教师推三阻四,有的教师装聋做哑,有的教师甚至南辕北辙。这场没有哨声和硝烟的比赛,其胜负,甚至不关乎能力,而是取决于态度,取决于勇气。那些失败者,其实并不是输给了别人,而是输给了自己,输给了自己观望的眼,懒惰的手,怯懦的心。
      教师专业化成长,也是一场关乎教育生存和尊严的“迁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做“头羊”,固然有风险,固然有挑战,但是,无限风光在险峰,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风险与机遇并存,挑战与胜利同在。道路也许是曲折的,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况且,大势所趋,又有何疑,又有何惧呢?教师专业化成长,同样呼唤“亮剑”精神!
      可是,教师的“专业勇气”又在哪里呢?
      有人说,无知者无畏。笔者以为那不是真正的无畏,真正的无畏者不是无知者,而恰恰是有“知”者,或先“知”者。比如“草船借箭”中的诸葛亮,比如把牢底坐穿的革命志士。教师要想拥有专业勇气,就得首先拥有“专业底气”,就是要深入研读教育经典,多观察教育现象,多思考教育问题,时间久了,自然就能心明眼亮。智者,然后勇士。(推荐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但仅凭读书还是不行的,还得有把“密笈”练成“绝技”的功夫。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很强,要想拥有专业勇气,还得多进行教育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论修养,提升教育理念。我们要靠理论和实践这“两条腿”走路,不然,是走不稳走不好走不快的,路都走不好,还有什么底气?也就更别说勇气了,要不,也是有勇无谋,那叫“莽夫”!专业勇气,就是一路充电,一路加油,一路前行,一往无前! 
      专业目标告诉我们,有梦想谁都了不起;专业尊严告诉我们,去努力你就了不起;专业勇气告诉我们,了不起要靠自己。教师专业成长,没有现成的路好走,但只要坚持在研究中成长,在成长中研究,明确专业目标,树立专业尊严,鼓足专业勇气,你就一定会创造奇迹,到达你现在也许想都不敢想的“专业高地”! 
                  (作者单位:日照市实验学校,山东 日照 276826 )
参考文献:
[1]窦桂梅,《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
[2]林金炎,《你是那只“头羊”吗?》。
 
 
  • 标签:转载 目标 尊严 勇气 
  • 发表评论:
    天涯博客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