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0-01-01 阅读全文 (2437)
我认为自己攻读教育博士专业学位(Ed.D)具有以下优势:
1、正在从事小学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对小学教育的实际状况有亲身的体验;
2、有区教育局机关、直属单位和初中的工作经历,对基础教育现状有更深层次的亲身体验;
3、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主持过省级课题研究,在《上海教育科研》发表过学术论文。主编的《礼》(小学德育教材)即将正式出版。
报考南京师范大学,是我多年求学的梦想。尤其是师从张乐天老师进行教育硕士后研修的一年以来,我愈加迫切地期望能够考入南师大,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籍以提升所在学校的师资素质,籍以在更高层次审视当下教育,籍以提升所管理学校的发展层次和品位。
按照报考的有关规定,我谨以履历陈述的方式进行本人自述。
一、小学
1、入学机缘
1975年国庆前夕,一年级的一名新生患病退学,空余的学额、课本、座位都让给了我,我入学了。
2、流动中的童年
自1976年冬天起,我开始了流动求学的旅程。随着父母工作的调整,我先后就读于江宁县内的五所小学(淳化焦村小学、上坊高桥小学、江宁实验小学、淳化中心小学、铜井中心小学),最后毕业于铜井中心小学。
3、复杂的回忆
童年留下的记忆是极其复杂的。作为流动儿童,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难,遭受很多很多的痛苦,但由于成绩的优秀,最后总能够尝到甘甜,而此时,又要流动到一个新的地方。一切再次轮回。
二、初中
1、稳定
1980年,小学毕业成绩位列全公社第一。出于地方保护,我“被”就读于江宁县铜井中学。这三年,生活稳定,成绩稳定,心情稳定。
2、抉择与机缘
1983年,初中毕业。由于家境、户口,我再次“被”主动选择了“单报中专”。由于荒废学业,成绩在师范首批录取中排名37名。闲至八月底,才得知由于排名第一的同学放弃师范,我成为了第36名,也就是最后一名被录取的晓师溧水班的中师生。
三、中师
1、溧水
普师班100名同学,我就是第100名。被落后激发之后,奋发向上,全面发展,成为广受赞誉的班长,也成为学业优秀的佼佼者之一。
2、择业
1986年毕业前夕,未能得到升本考试的机会,面临的选择是读专科,或在南京的六个单位中选择一个。我听从父母的意见,选择了回江宁淳化。
四、逆境
1、入职
1986年暑假,参加了全县英语教师集训班,被南京教育学院的一位教师强烈推荐到中学任教。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18岁的前夕,我被分配到淳化乡新华小学任教。月工资86.5元。
2、爱戴
我在村小任教两年,在中心校任教一年。爱岗敬业,用心工作,深受学生、家长的爱戴。
3、自学
1987年参加了英语学科的江苏省自学考试,春季通过了三门学科,下半年通过了五门学科。此项纪录,在江宁一直保持到现在。1989年开始参加本科段的自学考试。成绩的背后,浸透了勤奋的汗水。其间,学有所乐,不仅广交学友,也常常参加桥牌、围棋比赛,结识了众多的玩友。
五、奋发
1、调动
1989年秋,我调入江宁实验小学工作,任教语文、英语兼班主任。第三年起,经屡次请求,被允转教自然,负责全校科技活动。1991年起,江宁实验小学的科技教育步入一个崭新的时期,本人连续数年荣获南京市、江宁县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2、转行
1990年期,接受学校的LASER310微型计算机,开始儿童计算机兴趣小组的辅导工作,并将师范时期选学的编程能力发挥到极致。为了将这项兴趣进行到底,我自费到东南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学习有关计算机的各类专业课程。1993年起,已经实际上成为江宁县内的计算机专家,全面负责有关全县中小学各类大型正规考试的成绩统计与分析。其间,也专程到南师大进修,以尽快完成英语本科阶段自学考试。
3、岔道
1995年,再次走到人生的岔道口。面临着三种选择:去新建的职教中心组建计算机专业、去南京工业学校任教中专英语、去县教研室担任英语教研员。梦想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领导不放行,导致本人直到1998年才走出学校进入电化教育中心,专业从事全县的教育技术现代化研究与指导。此间亲自辅导的学生获过省奥赛一等奖,本人获省电化教育先进个人。
4、管理
2003年,我被南师大录取为教管专业的教育硕士。2004年,在工作18个年头的时候,教育局委派我到清水亭小学任副校长,2006年,被抽调到局机关,专门从事全区教育信息化规划与管理、全区教育财务集中核算中心筹建、局机关质量管理认证工作。若干岗位的经历,更丰富了管理工作的经验。
六、校长
1、清水亭小学
2006年暑假,我被任命为清水亭小学校长,从此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此间,接待了梁保华省长的视察,兴建了学校15000平方米的二期工程,建立了一支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和服务意识一流的干部队伍。2007年,中小学合并成立清水亭学校,我改任学校总支书记。此间,我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论文的题目就是《流动儿童教育力量整合的学校个案研究》,或许这与我本人的童年经历多少有一定的关联吧。
2、翠屏山小学
2008年暑假,我来到翠屏山小学(www.cpsxx.com)。针对学校现状,我提出“尚礼崇智”的办学思路。礼是德的外显,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文化精髓,是促进儿童社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是“育人”的重要内容。智是三达德之首,用多元职能理论来理解,智是儿童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甚至就是核心内容。智的教育,就是“教书”的行为目的,是儿童个体成长的重要内容。围绕“礼”和“智”两个字,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稳步将学校成长、教师成长、学生成长推向新的高度。
2009年,我参加了南师大与南京市教育局共同发起的“教育硕士后研修”活动,师从张乐天教授。这一年也是我个人撰写文章最为勤奋的一年。《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探索》一文发表在《上海教育科研》杂志上;《“礼”的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研制与实施》、《小学生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策略》等文章相继被《人民论坛》等杂志录用。
附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