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0-05-18 阅读全文 (456)
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的一次答记者问时说过这样一段话:
社会主义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完善,由不发达到比较发达,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个阶段当中,我们要实现两大任务:一是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推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特别是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
2010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时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是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这三者不可偏废。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其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虽然时隔三年,但是温总理始终将“公平与正义”当作国家发展的一大重要任务(所不同的是2010年的讲话较之2007年,增加了“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一项)。
在南师大张乐天教授组织的几次博士讨论中,屡次出现“公平正义”一词,使我对公平正义一次有了更多的认识。公平正义与罗尔斯的《正义论》密不可分,该著作被列为许多大学课程的必读书籍之一。由它引发的各类争鸣或研讨文章,更是汗牛充栋,目不暇接。书中提出了无知之幕的概念、正义的两原则。书很薄,读了多遍,仍觉晦涩难懂,但是每次又都有新的感悟。每每可以在社会、在学校、在日常工作的细节中发现此著作的伟大与光辉。真正将“公平正义”当作一大追求,实际上就是不断提高民主与法治的程度。
例如少先队正在进行的评选优秀辅导员的工作,就可以发现“公平正义”的影子,就有着很多地方体现着民主的意识。
“江宁团联发(2010)9号”文件分配给我校一个“江宁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表彰名额,要求于5月20日前完成材料上报工作。这个人选如何产生?文件提出“评选”二字。这两个字,实则代表了公平与正义,实则体现了民主思想。
据1978年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评选”就是“评比并推选”。结合当下的这项工作,就是分为串联的两个环节:评比、推选。本项工作中,需要明确的是以下几个问题:
1、让每位工作人员都知晓此事,利用知晓途径的畅通,确保每位相关教师的知情权;
2、明确评比的组织者,确保评比过程的公平执法;
3、明确推选的参与者,确保推选的公平性;
4、明确评选的顺序,是先评后选,还是先选后评(职称评定侧重于“评”,与此次评选有质的不同。此次评选活动的最终当选者将获得荣誉称号,因此,宜先评后选、以选定人);
5、明确评比方法,让每一位参与者知晓彼此的优点与不足,确保评比结果的公平性;
6、明确评比的结果的产生(实际上也就是推选的人选)名额;
7、明确由谁来推选;
8、明确如何推选;
9、明确最终人选的确定方式(是现场公布亦或领导层再作评议,此项活动宜最大化体现民主程度,以现场公布为宜)。
实际上,如果全面考虑了以上这几点,也就能够比较自由地完成此项工作了。而孔子对自由的见解是:“从心所欲,不逾矩”。此项工作,如果组织者能够从容把握“矩”,严格在“矩”的范围内操作,让每位参与者都能在“矩”的范围内“从心所欲”,必然可以轻松完成此项工作。
在评选办法中,发文部门定下的“矩”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连续从事少先队工作3年以上,现仍担任辅导员工作(包括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
2、勤于学习(认真研究少先队根本任务,努力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规律);
3、良好品德(无私奉献的工作热情、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深受少先队员的欢迎和爱戴,能够做少年儿童的表率);
4、开拓进取(少先队科研有成果,在实施少先队体验教育和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有创新、有建树,在全国、省、市组织的各项少先队活动中成绩突出);
5、服务社区(积极主动到社区从事志愿辅导员的工作,每年必须到社区服务达20个小时);
6、其它工作(出色地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
7、不重参评(2008年以后获得过区级以上“优秀辅导员”称号者不再重复参评)。
“矩”即原则,掌握了原则,才可以确保工作的质量与有效,才可以确保学校范围内的公平与正义,在此基础上的民主才是有价值的。结合温总理所说的“三者不可偏废”,我想,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否,实际上也存在着三个重要任务:促进学校发展、建设公平正义的校园氛围(依法治校、民主治校)、促进师生全面健康发展。在强调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均衡发展,强调专家治校、民主治校、开放办学的今天,公平正义的校园氛围(校园文化)是衡量学校发展水平的标尺,是确保师生发展的基石,任何时候,都是不可以动摇的。
学校教育,承载着很重的社会责任;教育管理,真的有太多太多的细节不容忽视;教育管理,真的必须确保公平正义;学校,应当是社会上最为公平正义的殿堂。
话语啰嗦,未及细细整理,容后再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