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0-04-30 阅读全文 (433)
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培养教育实践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2008年12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6次会议决定在我国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开展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这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并与2009年2月正式下文,随即安排了培养方案起草和试点单位申报等工作。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要求,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是为了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旨在培养教育实践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一项具有创新性的教育事业。教育博士是教育专业学位的最高层次,其培养目标是造就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领域的高层次、职业化的专门人才。招收对象是具有硕士学位、有5年以上教育及相关领域全职工作经历、具有相当成就的中小学教师和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人员,暂不招收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首批教育博士招生工作列入全国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实施学历教育。从2010年开始与统招博士生统一招考。招生专业领域暂定为学校课程与教学、学生发展与教育、教育领导与管理三个领域,试点阶段每校招生专业领域不超过2个。
为保证培养质量,试点初期严格控制招生规模,招生计划在本校博士生招生计划中统筹安排,每校每年招收教育博士不超过20人。
15所院校成为首批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此次批准的15所高校中仅有3所地方高校入选,西北师大是15所高校中唯一一所非“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此项试点工作意见出台之前,南京市教育局早已未雨绸缪,抢先在2008年上半年出台意见,与南师大合作开展教育硕士后研修活动,我经区教育局推荐,有幸参加了这项工程,师从张乐天教授。张教授使我非常崇敬的长者,他宁愿放弃九江师范学院院长的职务,来到南师大,师从鲁洁教授攻读博士而后留在南师工作,做一名普通教师。当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招生的信息传来的时候,南京市教育局再次出台政策,积极鼓励优秀教师积极自我提升。当时摆在我面前的问题就是:报考何校?
首先做足调研工作。我将15所高校的研究生处网站加入收藏夹,时常浏览,时刻关注最新招生政策。北大、清华的政策最先出台,从中看到,学费要8万到10万,门槛很高,学术成果要求严格。关于学费,我有此准备,因为我历来对读书花钱从不吝啬。记得1996年暑假在浙江大学自费学习计算机维修,当时的学费就是10000元。因为觉着有用,就去了。那时曾想在南大读硕,学费在35000元左右,因为孩子太小等原因而作罢。而对学术成果的准备,很让我花费了一番心思。以前写作,常常是官样文章,计划、总结、报告,研究论文的层次总是层次太低,难得发表几次恐怕也是漏网之鱼,或是编辑拿去充数的。现在考博要求论文至少发表在北大核心以上层次的期刊上,这逼着我开始用心钻研、用心思考、用心写作,一篇文章写下来,常常要阅读几十万字的资料,反复修改几十遍,其中的细节在以后再谈。总之,是开始认真准备科研成果了。
然后,好好分析,报考何校?南师大自是首选:熟悉的老师比较多,钦慕的大师比较亲近,便于交通(半小时内到达目的地),更有利于本学校及教师的发展。其他学校呢?我选择了浙江大学:交通尚算便利,考试内容与南师大相仿,还有就是方展画老师与周德藩老师曾经在《江苏教育》上共同对教育家办学进行过点评,说明方老师与江苏是渊源颇深的,这便于今后进一步沟通,还有一层想法,就是先考考看,万一考上,也可以为孩子高考多留一个途径,说不准成为校友也未必不可能。
其他还有招收教育博士的众多学校,例如南大,他的招生时间刚好与南师大在同一天,撞车了,只好放弃。也曾想报考武汉的华中师范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感觉好像有些疲惫,便作罢了。这也是一种心态,读书学习,不要让自己太辛苦。辛苦得远远超出可承受之范围,就没啥意思了,很可能得不偿失。
真正的报考过程,回顾起来,如同炼狱。很奇怪的是,仍有许多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乐此不疲。时间已是五点半,下回抽空再续写。